近期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&A的展览“和服:从京都到时装表演”聚焦于日本传统服饰“和服(kimono)”,回顾1660年代迄今和服的发展变化,以及在服装设计、美学观念和社会领域产生的广泛影响。同时,这也是全欧洲范围内的首个大规模和服专题展,共呈现超过300件展品,除各个时代的和服外还包括油画、版画、影片及配饰等。和服在最前被称作“着物”,高级的被称作“吴服”,因其来源于中国江南地区的吴国。
超过100种和服将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(V&A)举办的大型展览“和服:京都到时装表演”中展出,从歌手佛莱迪·摩克瑞(Freddie Mercury)最受欢迎的樱桃粉色长袍,到日本武士所穿的金绣礼仪丝绸,都将亮相。同时,展览还包括伊夫·圣·洛朗(Yves Saint Laurent)、亚历山大·麦昆(Alexander McQueen)、约翰·加利亚诺(John Galliano)的原创《星球大战》电影服装设计。
1977年影片《星球大战IV:新希望》角色欧比旺·克诺比的戏服 由 John Mollo 设计 该片获得第50届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奖
年轻女子的和服 1905-1920年
这些服饰起源于日本的江户时代:日本传统的商店和饭店门口挂着飘动的白暖簾(white noren),墙壁上涂有一种被称为“绿茶色”的颜料,房间隔板上悬挂着将近400年历史的和服。
在经过了5个展厅之后,展览以一部时长为1分零8秒的剪辑影响作为结尾,呈现了电影中出现的和服形象,包括《杀死伊芙(Killing Eve)》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(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)》的片段,麦当娜的影像资料和大卫·鲍威在舞台形象。
歌川国贞 《御用锦缎纹样》 1847-1852年 V&A 博物馆藏
歌川国贞 《御用锦缎纹样》(局部)
展览以17世纪中叶的京都作为起点,探索江户时代和服在样式与图案设计上的重要变化,这些变化最终确立了现代和服的基本模式。同样是在这一时期,和服首次出口到欧洲,而来自欧洲的新面料也对日本国内的和服制作产生了影响,展览以此揭示早期全球贸易网络对东西方时尚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。
和服因其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推崇,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刺绣的铆钉。V&A策展人安娜·杰克逊(Anna Jackson)一直努力使和服的故事吸引更多的观众,正如去年博物馆引进了克里斯汀·迪奥(Christian Dior)时装展览那样。
传统的博物馆展示风格是将服饰当做窗帘那样,从水平的杆子上垂下来。这是展示复杂艺术的理想选择,但却可能会使和服的展示变得毫无生气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古老的和服出现在了定制的人体模型上,以三维方式呈现了和服丰富时尚的历史进程。
女子和服 19世纪初 日本女子美术大学美术馆藏
日本生产专用于出口的和服 1905-1915年 V&A 博物馆藏
从展览的第一个展厅开始,我们可以透过一个圆形窗户框架,看到19世纪京都茶馆中的歌舞伎演员形象,她们穿着高高的木屐,绸缎丝绸和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,正在观赏着桥梁。这些人体模型是经过精心制作的。
展览的第一个作品借鉴于从日本收藏中借来的古董和服三联画,由加利亚诺为迪奥设计的时装秀作品,这款服饰采用和服风格的袖子和面料制成,并带有迪奥传统的雕花束腰夹克,而设计师斉藤上太郎(Jotaro Saito)设计的现代和服目前正在东京银座六号购物中心出售。
策展人杰克逊在展览的最终装置中说道,“其形状保持不变的事实意味着人们倾向于将和服视为不变的传统,而我们希望展示其流畅而时尚的面貌。”
胜川春扇 《站立的妓女》 版画1804-1818年
和服在最早以前被称作“着物”,着物又分为多种,其中吴服是用高级纺织品制成。在南北朝时期,日本引进南朝的桑蚕业,当时江南地区被日本称作吴国,所以用蚕绢为面料制成的和服被称作“吴服”,麻布、棉布制成的和服则称为“太物”;到了奈良时代,受唐朝服饰的影响,和服色彩到达鼎盛期,服饰打破原先的单一色调,颜色多彩,还添加有其他纹样,贵族以色彩划分等级,等级自上而下服饰颜色为深紫、浅紫、绯、绀、绿、黑。室町时代,德川幕府之后,和服基本定型,在之后也没有较大的变动。
小早川清 《楼梯》 193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