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1日上午,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来自柬埔寨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纺织服装商会联合召开了2020年首届工作交流会。这也是自去年10月“澜沧江—湄公河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对话”工作机制建立以来,澜沧江—湄公河地区纺织服装商人协会举行的第一次正式工作会议。副总裁徐Yingxin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执行董事中国国际纺织生产能力企业联盟合作,和中国纺织行业总裁贸易促进委员会,元Hongping,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和外事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,和林云峰基金副总裁和中国纺织行业分会秘书长,主持了会议。
会上,各国代表就2020年上半年各国纺织服装业的经营情况、各行业在疫情影响下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等进行了全面交流,并在讨论中就如何更好地利用“兰梅纺织服装产业对话”工作机制平台,加强行业间合作,促进“后疫情时代”区域产业链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柬埔寨服装协会副秘书长Kaing首先介绍了柬埔寨的有关情况。在新冠疫情和EBA取消的双重压力下,柬埔寨纺织服装业面临巨大困难。今年以来,全国共关闭、关闭企业约250家,失业人员15万人,其中女性居多。根据GMAC的调查,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会员企业的订单只有30%与去年持平,其余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预计只有不到20%的会员公司第四季度的订单会持平。由于取消了EBA关税优惠措施,柬埔寨服装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价格相对上涨,来自欧盟的订单大幅减少。为了节约成本,许多服装生产企业停止生产。柬埔寨政府对相关企业有一定的支持。企业向工人支付每月30美元的最低工资和40美元的政府补贴,以帮助企业抵御疫情的影响。
缅甸服装协会中央执委会Eddie和缅甸服装协会秘书长Rosaline分别介绍了缅甸的情况。1 - 2月,缅甸服装业因中国疫情而出现原料短缺,3月缅甸疫情爆发后进入停产阶段。在4月的新年假期后,缅甸开始重返工作岗位并再次分娩,但由于疫情等因素,许多工人的缺勤率显著增加。从出口数据来看,缅甸上半年服装出口整体略有下降,主要原因是除3 - 4月份停产外,其他时间生产相对正常。特别是5 - 6月,由于疫情,周边国家向缅甸转移了部分订单,缅甸近两个月的服装出口有所增长。疫情对缅甸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欧美订单的急剧减少对服装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打击。调查显示,70%的服装厂对订单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没有信心。目前,不少企业也在寻找口罩等防疫材料的新发展路径。
老挝的服装业规模较小,也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。老挝服装行业协会会长Xaybandith表示,老服装行业高度依赖进口,疫情造成的港口关闭对行业原材料供应产生了很大影响。受疫情影响,从泰国、中国、越南等地进口较为顺利,但进口检验极为严格。从4月份开始,只有防疫工作符合要求,并且工厂附近有员工宿舍或工厂才能拿到工作许可证进行生产,整个行业的活力严重不足